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農藥檢驗現況

 


9/22議題講師培訓課程第二場:下午由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之農業檢驗中心技術主管陳靖瑋分享「農藥檢驗現況」。
農藥種類除了眾所周知的殺蟲劑、殺菌劑、殺鼠劑之外,也包含殺草劑與生長調節劑。根據農委會藥物毒物試驗所的農藥成分分類,介紹各種毒性的殺蟲劑及其特性;也說明各類殺菌劑常用的農作施用,及可能產生的藥物在土壤中的殘留問題;學員們亦提出孟山都公司的選擇性殺草劑嘉磷塞事件與殘留於何種作物,與講者進行討論。
另一部分是農藥的檢驗方法:目前以生化法、層析式串聯質譜儀與質譜快速篩檢進行,講師詳述各種檢測機理,並對各方法進行比較;解釋多重殘留分析的盲點在於:質譜儀無法檢出非標的物(高價質譜儀可做非目標分析,但無法確認殘留量),也無法有「零檢出」(儀器有偵測極限)。
對於檢驗結果的判定,ppm與ppn乃計量單位而非濃度單位;若檢出量小於農藥殘留容許量、大於定量極限,則可稱檢出「合格」,若檢出量在定量極限與偵測極限範圍內,則標註「ND」。講師舉合作社送檢結果為例,教育學員如何看檢驗報告,並提出可能檢出農藥殘留的各項可能原因。
課程最後學員們對本土農產與美國農產的農藥殘留評比有各種不同看法,在熱烈討論中劃下今日課程休止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